专题 | 第九届全国师范大学美术教育论坛在广州举办
11月5日,由全国师范大学美术教育联盟主办,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承办,岭南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书法研究院协办的“第九届全国师范大学美术教育论坛”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33所师范院校的138名代表,19所非师范高校以及14所其他教育及文化单位代表参加本次
11月5日,由全国师范大学美术教育联盟主办,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承办,岭南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书法研究院协办的“第九届全国师范大学美术教育论坛”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33所师范院校的138名代表,19所非师范高校以及14所其他教育及文化单位代表参加本次
10月25日至26日,由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与武昌理工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在武昌理工学院举行。大会以“智能·人本·关爱:面向未来的美术教育”为主题,汇聚了200余位来自中国大陆、欧美、东南亚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美术专家与学者,聚焦人工智能
10月25日至26日,第十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在武昌理工学院举行,汇聚了200余位来自中国、欧美、东南亚国家的美术专家与学者,围绕高等美术教育、基础美术教育、社会美术教育三个层面展开深入交流。
我们的艺术教育要能通往成功之路,就必须在教学的始终以审美的心态,以爱的火种,去点燃学生艺术思维的圣火,唤醒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绘画上能独立思考,发扬个性。在自己的艺术心田中去耕耘,去播种,去收获。只有这样,我们的绘画艺术教学才能走出误区而面向未来
在素质教育全面落地的当下,少儿美术教育早已超越 “兴趣培养” 的单一范畴,成为塑造孩子审美认知、创造力与文化素养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市场上少儿美术机构数量繁杂,教学模式从传统线下到智能线上差异显著,课程内容更是涵盖绘画、陶艺、AI 创作等多元方向,这让不少家
提升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对美术师范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新时期,“五育并举”理念正推动当下美术教育体系展开全方位改革——培养理念、条件、目标、方向均发生了较大转变,“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化,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基于此,高师美术人才培养应结合美术师范专业育人要求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理与历史环境中形成的,涵盖人文历史、文物遗存、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等多种资源,并体现乡情风俗、工匠精神与价值观念的文化复合体。将地域文化融入高校美术课程,是一种通过文化浸润与教育融合使其焕发新生命和新活力的过程。随着《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